|
打贏藍天保衛戰 安徽實施秋冬季攻堅行動11月6日,新華網安徽頻道從安徽省環保廳獲悉,今年以來,截至11月5日,全省PM2.5平均濃度45.8微克/立方米,比2017年同期下降10.9%;全省PM10平均濃度為74.6微克/立方米,比2017年同期下降8.4%;全省優良天數為74%,同比上升4.3個百分點,實現“雙降一升”,全省環境空氣質量明顯改善。 安徽省環保廳副廳長賀澤群表示,秋冬季是重污染天氣易發多發的季節,是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最困難時期,也是最關鍵時期。從去年的統計數據看,秋冬季污染對PM2.5的貢獻占全年的64.4%,將近三分之二,秋冬季PM2.5濃度是春夏季節的1.6倍。 根據生態環境部近日會同長三角三省一市政府印發《長三角地區2018-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治理攻堅行動方案》,秋冬季期間(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),長三角地區PM2.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3%左右,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同比減少3%,其中安徽省秋冬季PM2.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3.6%,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同比減少5%。 據介紹,安徽省已經完成兩輪“散亂污”企業及集群排查,共排查“散亂污”企業11295家,還將進一步加大力度開展拉網式排查,進行動態管理。 今年年底前,安徽省要完成有色、鑄造、建材等行業的53家重污染企業搬遷,壓減粗鋼產能128萬噸,完成246萬噸產能的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,185家企業的重點行業深度治理,393家企業無組織排放改造,完成10個化工園區綜合整治。 此外,2018年11月15日至2019年2月28日期間,安徽8個城市在實行差別化錯峰生產。在實施錯峰生產的同時,各地要結合實際,制定錯峰運輸方案。有鐵路、水路運輸條件的企業,禁止用公路運輸。 賀澤群表示,在預測可能出現重污染天氣時,有關部門將提前發布預警,重污染天氣來臨時,確保應急減排措施落實到底,落實到企業各工藝環節,實施清單化管理,督促企業按照“一廠一策”要求,實現應急減排目標。 【免責聲明】:以上文章轉載自互聯網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;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愿在本網發布,請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可與本網聯系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