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2018年安徽省工業經濟質效雙升新華網合肥2月22日電(李東標)新華網安徽頻道從安徽省經信廳獲悉,2018年安徽工業經濟呈現“穩中有進、質效雙升”的良好態勢,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.3%,為四年來最好水平;工業用電增長8.6%,為五年來最好水平;技改投資增長34.6%,為六年來最好水平;工業利潤增長27.8%,為七年來最好水平。 據安徽省經信廳經濟運行局副局長張曙光介紹,這些成績的取得,奠定了安徽工業在全國的地位,也有力支撐了全省國民經濟的平穩健康發展,彰顯了工業主力軍、主動力作用。2018年,安徽工業經濟運行總體呈現“三穩一突出”特征。 工業運行穩中向好。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.3%,為近4年來最好水平,增速居全國第4位、中部第1位,連續12年處于全國第一方陣;全部工業對全省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48.9%。40個大類行業中有32個行業保持同比增長,增長面達8成。工業用電量增長8.6%,較上年提高2.8個百分點,為近5年來最好水平。 質量效益穩步提升。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448.2億元,同比增長27.8%,總量提前兩年實現“十三五”規劃目標,居全國第10位,創近7年同期最好水平。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6.2%,創歷史新高。工業稅收同比增長10.1%,對全部稅收增長的貢獻率達30.9%。 新舊動能平穩接續。全省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3.9%,高于全部工業4.6個百分點;電子信息工業增長28.8%,為2015年以來最好水平,對全省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19.5%,居40個工業大類行業之首。新興工業產品產量快速增長。工業機器人、新能源汽車產量分別增長37.5%和1.3倍。民營工業增加值增長10.4%,對全省工業增長貢獻率達到74.2%。 供給側改革成效突出。全年退出生鐵產能100萬噸、粗鋼產能128萬噸,全面完成年度目標任務。出臺“降成本新20條”,全年累計降低企業成本1303億元;規模以上工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主營業務成本85.6元。圍繞品牌短板,聚力產品提質,累計認定省級新產品853個。 【免責聲明】:以上文章轉載自互聯網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;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愿在本網發布,請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可與本網聯系。 |